石墨是旋转接头摩擦副中应用最广的材料,特别是通冷却水旋转接头和导热油旋转接头中使用最为广泛。石墨材料由各种碳素原料(焦炭、炭黑、煤、石墨)的粉末制成,与其他非金属材料相比较石墨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,它除了耐强氧化性介质(如王水、硝酸、浓度60%以上的铬酸、重铬酸钾、高锰酸钾等及10%氟、100%溴、氨水等)外,还能耐任何浓度的酸、碱、盐类溶液以及一切有机化合物的腐蚀。
石墨材料具有特别好的自润滑性能,摩擦系数相当小。当石墨与金属对磨时,其摩擦系数为0.04~0.05,可见磨损率不大。石墨具有很高的导热系数<80~180Ca1/(m.h.%)>及导电率,在3000℃一下具有还原性,在中性介质中其稳定性很高,而线膨胀系数很低。
石墨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,能进行各种机械加工。石墨在空气中超过400℃才开始氧化。在还原条件下可以使用到-200~+1000℃以上。
石墨具有特殊的层状晶体结构,因而各层碳原子之间的结合力明显小于同一层内原结合力。石墨晶体中结合力的不同,使晶体层平行和垂直方向性能产生了差异。例如沿石墨层方向的硬度接近金刚石,而垂直方向的硬度值十分微小。在平行和垂直方向上,石墨晶体的导热率及导电率相差数倍,热膨胀系数相差2~3倍。由于石墨晶体这种结构,致使石墨材料脆性大而韧性小。然而由于石墨材料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(500~40000kgf/cm²),因此它同利用普通结构的材料一样,可以用它制造精度高、结构较复杂的零件。
根据石墨耐磨材料的制造工艺特征,石墨耐磨材料可以分为如下五类:
(1)焙烧的硬质石墨材料;
(2)石墨化耐磨材料;
(3)侵渍数值的焙烧及石墨化耐磨材料;
(4)侵渍金属的焙烧及石漠化耐磨材料;
(5)以聚合树脂为粘结剂的石墨材料。
石墨耐磨材料常常采用加有少量天然石墨的石油焦炭制造,有时也采用不同配比的沥青焦炭、炭黑和无烟煤。碳素原料须磨碎至40~60,以使制成的石墨材料密实。往往先将不同粒度的粉末配置成糊料。
第一类碳素耐磨材料的制造过程如下:原料粉末与粘结剂(各种配比的煤沥青、煤焦油和油)混合后,在压模内以600~2500kgf/cm²的压力成型。压制的毛坯置于温度为1000℃~1500℃的还原性气炉(煤气炉)中焙烧。在焙烧过程中作为基体的固体颗粒状原料不发生结构变化,只是粘结剂发生焦化作用。焦化过程中,各单个粉末颗粒被焦碳膜牢固的粘结成一体,使制得的材料具有高硬度和强度。
当焙烧的硬质碳素材料在2200~2900℃的电炉内再次进行处理时(石墨化),即制得第二类石墨材料,也就是石墨耐磨材料。在石墨化过程中,原始碳素材料发生再结晶,形成石墨的结构。石墨晶体的完善程度决定于热处理的温度及其所延续的时间,并与原料的性能有关。